您好,今天是: |
记者从市新物流产业链办获悉,今年我市力争社会物流总额突破1.28万亿元,新增A级物流企业3家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在14.2%左右。
近年来,我市抓住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机遇,注重规划引领,坚持招大引强,突出核心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了新物流产业链“生态圈”,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突出。我市现有物流企业1627家,市场主体近6000家,其中国家A级物流企业25家。2022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1732.5亿元,同比增长6%;物流业总收入412.4亿元,同比增长6.4%;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4.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国、省0.4、0.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物流业的强劲韧性和重要支撑,为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市新物流产业链建设将以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抓好精准招商、项目建设、联盟发展、产业升级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
在招商方面,积极开展物流专题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引进大宗商品物流龙头企业和链条节点企业,力争全年全市物流产业链招商引资额达到20亿元。
项目建设上,我市将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总牵引,以十大物流枢纽项目为载体,打造“一核两群多中心”物流设施体系,创建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推动衡阳陆港枢纽项目尽早开建,同时加快衡阳润泽智惠产业创新城、湖南高速衡阳物流港、衡利丰仓储物流园、华辰物流园二期、衡南县冷链物流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中南地区区域物流服务组织中心和区域供应链服务组织中心。
促进联盟发展上,将推动红光物流、雁城物流等重点企业成立多式联运物流联盟,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服务能力互补、降本增效;推动特变、衡钢等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发展联盟,促进产业融通发展;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整合交通、邮政、供销、电商、快递等资源,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物流体系。同时加快建设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力争在2025年实现数据共享互通。
产业升级方面,全面推进第三方物流、电商物流、供应链等物流新兴模式发展;加速推进衡阳陆港铁路专用线、湘江通航能力提升、南岳机场提质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我市运输结构向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均衡发展。同时,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物流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所和技工院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共同推进我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衡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招商电话:0734-2836345 信息中心:0734-8833008 网站标识码:4304000025
衡阳高新区
衡阳高新南粤